MDT简讯No医院胰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04月26日(周一)下午14:00-15:30,医院门诊大楼七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邵成浩主任主持,与会者包括:病理科祝峙主任,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影像科钱懿主治医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病理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共讨论4例胰胆外科住院病例,1例肿瘤科住院病例。
病例讨论
一、陈锵住院医师:胰管结石1例患者女性,51岁,年12月8日外院体检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胆囊壁胆固醇结晶,胰腺内回声欠均匀,胰管内见最大直径约22mm结石,伴胰管扩张。未予重视。12月26日复查腹部B超较前无明显改善。年1月10医院行MRCP见胰管内散在结石影,伴胰管扩张。为进一步行手术治疗收治入科。入院查上腹部增强CT示胰腺萎缩,胰管扩张,胰管多发结石,考虑慢性胰腺炎。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既往有糖尿病7年,目前口服二甲双胍、达格列净,皮下注射优思美(30R)治疗,血糖控制尚可。
影像科钱懿主治医师:患者我院上腹部增强CT可见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胰腺体积较小,主胰管扩张,胰管内可见多发不规则致密影,最大者长径约1.6cm,符合慢性胰腺炎表现。
胰胆外科刘安安副主任:患者体检发现胰管结石,影像学检提示慢性胰腺炎,胰管内多发结石。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基本正常,无脂肪泻情况发生,内分泌功能较差,有糖尿病病史。胰管结石应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早治疗。其治疗原则为:去除病灶,取净结石、解除梗阻、通畅引流、缓解疼痛、改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胰管结石一经确诊,应及时处理,同时需警惕慢性胰腺炎一胰管结石一胰腺癌的发展“三部曲”。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胰管结石发生率虽然不高但常引起严重后果,甚至诱发胰腺癌,一经确诊,应及时处理。目前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内镜、体外震波碎石、溶石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我国,手术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疗方法。对于胰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结石的分布和大小,胰管狭窄或扩张情况,以及有无合并其他胰腺组织病变。该患者胰管结石部位主要在胰头区域,影像学及肿瘤指标未见明显癌变征象。故应在胰头区打开胰管,取尽结石,通畅胰管,并行胰肠吻合术。
二、赵天磊住院医师:胰头占位1例患者67岁女性,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隐痛不适,夜间加重,症状持续,难以缓解,伴有血糖控制不佳。医院,-04-20查上腹部CT提示:胰头占位并胆总管及胰管扩张,予降糖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胰头占位”收入院。入院查:CA.60U/mL,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超声胃镜:胰头占位伴胰管扩张:恶性肿瘤可能。上腹部增强MRI示:胰头占位,考虑恶性。
影像科钱懿主治医师:患者外院增强CT示胆总管及胰管扩张,胰腺未见明确异常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胰头前缘可见略低密度结节影,长径约为9mm,边界不清,延时期见边缘环形强化,中心密度呈低密度影。我院MRI示胰头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边界清,长约1.8cm,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胰腺体尾部稍萎缩,胰管、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我院超声胃镜下可见胆总管扩张,直径约11.6mm,内部未见异常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胰头部胰管直径约4mm,胰头近胰颈部见一类圆形低回声占位,大小约20*16mm,边界尚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无回声区,病变后方胰管扩张,直径约5mm。消化内科医师考虑EUS下不像典型胰腺导管腺癌回声,肿瘤具体性质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cs/1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