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假的好有趣
近日荧屏开播的翻拍剧《旗袍美探》,主演马伊琍、高伟光等人精彩的表演,把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一桩桩命案侦破过程,演绎的活灵活现。
作为一名资深集邮爱好者,自然被剧中出现的邮票所吸引,在剧集中,凶手处心积虑,设计了一个邮寄获奖车票杀人嫁祸的情节,而这个情节设计得非常不专业,漏洞百出。
故事发生在这部电视剧的第三、四集,内容为,上海滩富婆唐太太在火车上死于非命,同乘的洪啸晨因与其有旧怨,被疑为嫌犯。事实上是唐太太的女儿唐如月和她的男友董浩宇设计弑母夺产,她们伪造先施百货公司获奖信息,给洪先生寄去了先施百货公司购物获奖的奖品——两张南京游的火车票,然后一同乘车。
旅途中董浩宇对唐太太痛下杀手,嫁祸于洪先生。美女侦探苏雯丽和探长罗秋恒合力出击,于细微处发现破绽,一举破案。
凶手住在老上海的劳利育路(现泰安路),而先施百货公司位于南京路,两地相距十几公里。洪先生的家位于宛平南路。故事中的这封从先施公司寄出的获奖信件,加盖了劳利育路的邮戳,明显是凶手疏忽大意就近寄出了这封信,从而露出了狐狸尾巴。剧情编的挺好,但是设计的道具就穿帮啦,让我一一分析,慢慢道来:首先看看着封信的邮票。
呵呵,大来头——“宫门倒”。先说说这枚邮票的来历,中华民国邮政于年5月5日(民国2年)正式发行一套普通邮票,全套19枚。面值半分至1角的邮票,图案为一帆船,背景是铁桥上飞驶的火车,寓水陆交通发达之意,通称“帆船票”;面值1角5分至5角的邮票,图案为一收获的农民,背景为天坛,寓发展农业之意,通称“农获票”。面值在1元以上的邮票图案为北京国子监牌楼,寓弘扬文化,通称为“宫门票”。这套邮票发行了3次。年发行的邮票是在英国伦敦印刷的,称伦敦版。第二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能继续在英国印制,改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于年发行第二版帆船邮票,邮票图与伦敦版相似,初期亦为19种面值,年又增加发行1分半、1角3分和20元3种面值,全套总共为22枚,称北京老版。年在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的第三版,全套22枚,称北京新版。在北京老版的“宫门票”中,有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等五种,其中面值2元的,在印刷中出现了严重的错印。此票主图牌楼为黑色,边框为蓝色,采用双色套印的方法印制,即先用一个版印出边框,再用另一个版套印中心图案。由于印刷工人忙中出错,将其中一个版放倒了,所以印出来的邮票中心图案牌楼是倒印的,俗称“宫门倒印”票。
据考证,这种“宫门倒印”错体票仅流出48枚,有“民国四珍”之美誉,列“后四宝”之首,为中国邮票中的珍罕之品。关于这枚邮票的发现,有以下四种说法。
说法一:汉口邮政局流出,数量是一个全张,共50枚。当时主管汇兑的广东人余逸云首先发现,要求局长给他留下2枚作为纪念,其余48枚送交邮局邮务长,邮务长又原封不动地上交北京邮政总局英籍邮务长阿林登。阿林登利用职权据为己有,后来陆续流入邮市的宫门倒印邮票大多出自阿林登之手。
说法二:此票发现于河南阌乡邮局。年底初,一位修陇海铁路的法籍工程师到邮局购得十余枚宫门2元票,发现此枚邮票中心图案是倒印的,便将所剩的中心倒印全张全部买下。
说法三:此票发现于山西太原邮局,也是年底年初,一位喜欢集邮的法国人到邮局购买了一枚面值2元的宫门票,准备收藏,回家时才发现是一枚中心图案倒印的错体票。于是,他又立即赶到邮局,要求把中心图案倒印的邮票全张全部买走。邮局职员得知是倒印票,除了售出1枚及用于汇票1枚外,其余的48枚再也不肯出售。外籍局长下令收回倒印票,但他并未呈总局销毁,而是全部买下,最后以面值15倍至20倍的高价售于上海某邮商。
说法四:此票发现于石家庄邮局售票窗口,共50枚,在汇票上用去2枚。有一天,一位法国神父发现这些邮票图案中的宫门倒印了,便将其余的48枚全部买下。他要求职员再拿几个全张出来观看,再也没有发现倒印邮票。
此枚错印的“宫门倒印”邮票,其身价一年高过一年,不断写下邮票拍卖的新纪录。年3月瑞士高琳菲娜举办的华邮拍卖中,1枚带右下角纸边的宫门倒印票,以1.9万瑞士法郎拍出。年9月,瑞士苏黎世邮票拍卖会上,1枚宫门倒印票以1.8万瑞士法郎成交。年9月,英国伦敦斯塔少校邮集拍卖,1枚2元宫门中心倒印邮票以英镑成交。北京邮星贸易公司年北京邮品大拍卖会上,1枚带上版铭的宫门倒印邮票以38万元成交,同时,另外还有一个横双连宫门倒印票以75万元拍出。年中邮大地11月月末拍卖会上,1枚宫门倒印邮票以16万元成交。年6月,苏黎世亚洲春季邮品拍卖会上1枚宫门倒印邮票估价15至20万港币,以34.5万港币成交。斯科特邮票目录对此枚邮票标价为25万美元。年1月13日,香港斯宾克拍卖行年首场邮品拍卖会上,贴有“宫门倒”邮票的实寄封成交万港元。这枚实寄封是日本著名的集邮家水原明窗旧藏,世上仅此一枚。
我们再来看看电视剧中信封上的这枚邮票,还是无齿的,大变体,闻所未闻。一假!
继续看邮戳,
时间是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年,民国这一时期的邮资为普通邮资0.05元,本埠信件0.02元,挂号0.12元。而这封本埠邮件贴2元邮资。二假!
北京老版的帆船邮票的发售日期为-,而这枚“宫门倒”的发售日期是在年,也就是民国四年,相差近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常用邮票大多已是伦敦版、北平版孙中山像邮票了,不应再贴帆船票了。三假!
还是看邮戳,时间是民国二十三年,此时民国邮政采用的是三段式邮戳,
基本形式是上部为地名,上部中间位置竖排的是寄信局的信息,下部为上海的英文地名,中间为时间,具体到年、月、日、时,这封信仅仅列一个“民国二十三年”,下部写的是劳利育路,不合规矩。四假!
这篇文章只是希望给编剧一个小小的提醒,以后再编排涉及集邮方面的故事情节的时候,多找找集邮爱好着参谋参谋,别再穿帮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dwh/1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