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04E08欲寄彩笺邮票的故事

知识就是力量,欢迎回到.

写信告诉我,今天海是什么颜色,夜夜陪着你的海,心情又如何。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而漂泊的你,狂浪的心,停在哪里。写信告诉我,今夜你想要梦什么,梦里外的我,是否都让你无从选择。我揪着一颗心,整夜都闭不了眼睛,为何你明明动了情,却又不靠近。

你有多久没有写过信了?你还记得当年的日子吗?你还记得你给谁寄过信,又收到过谁的信吗?你还记得那份沉重的思念、那份纯真的感动、那份简单的幸福吗?工整地写好每一个字,虔诚的叠起信纸,慢慢地塞进信封,贴上一张漂亮的邮票,就让我们的情思,随着着沉甸甸的文字,一同飞向那魂牵梦萦的关山吧!

虽然我们早已不再写信,也虽然从本质上看,邮票是信件产生之后很长时间才诞生的,但令我们意外的是,邮票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依然不减,其精美的设计以及其所承载与传达的信息,更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方寸间的艺术魅力。欢迎收看大型娱乐节目回到第四季第八集《欲寄彩笺:邮票的故事》。

和很多现代的商业概念与媒介一样,邮票也是英国人发明的。

年,英国商人威廉-道克乌拉在英国首次引进了公共邮政系统,这个公共邮政系统的服务范围是以伦敦为中心10英里的范围之内。不过,这个系统很多环节设计的不合理,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什么设计,这就导致运营时出现了很多问题。除了国会议员享受免费邮寄信件的特权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而且邮资十分昂贵,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高达6便士,最高的甚至达到了17便士,而当时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也只有18便士。这日子真是提心吊胆,发了工资都不敢花,万一哪天有亲朋好友来信,这一个月就白干了,信你总不能不要,万一有啥急事这不毁了么,比如某个远房亲戚病危,没有子嗣让你赶紧回去继承遗产,这可绝对不能错过。当然了,大多数时候还是没什么登天的大事儿,所以每当邮递员上门送信,人们往往是东躲西藏,假装不在家,说不定邮递员多来几次烦了,索性就不要钱把信扔门口走了。更有甚者会直接粗暴的当面拒付,信我还照常收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所以,这套缺乏监管,费用高昂且不可靠的公共邮政系统,在当时并不受欢迎。

直到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在英国的一个村子里,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的是送信的邮差,他要把一封信送到一位名叫爱里丝-布朗的女士手里。但是爱里丝接过邮差给她的信,看了一看信封,便把信交还给邮差,并说道:对不起,我没有足够的钱付邮费。也就是说,这娘们准备拒付快递费了。正在这时,一位叫罗兰-希尔的人路过此处,这大哥感觉小妹妹挺可怜的,于是就准备掏钱替爱丽丝把钱付了。但爱丽丝却说:谢谢您的好意,先生,这封信我盼望了很久,可是现在我用不着它了。这让罗兰-希尔感到十分费解。

罗兰·希尔

原来,这封信是爱丽丝的男朋友寄给她的。他俩打算明年结婚,为了攒够钱娶媳妇儿,爱丽丝的男朋友只得到外地去找工作。因为爱丽丝没钱付不起邮资,所以他们俩他事先商量好,如果她男朋友在信封上画个圆圈,就表示爷们找到工作了,日子过得很好,给爷等着,马上就回去娶你。如果画个叉,意思是经济形势紧张啊,现在过得不咋地,但不要慌,天生我材必有用,快了,你给我等着,下次来信说不定就是圈了。而如果画着叉叉圈圈,那就代表,我要控制不住我寄己了,想你想得爷们我是欲火中烧。最后这个是我编的不要信。所以爱丽丝看一眼信封就知道她男朋友想对她说的话了。

通过这件事,罗兰-希尔发现,当时的公共邮政系统非常不合理,于是他准备自己搞一个大新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并在年1月出版了著名的小册子:《邮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实行办法》,在这本小册子中,邮票的设想被首次提出。以后信件的邮资通过邮票实现统一标价,便于管理,节约成本,也避免了漫天要价的情况,如此一来,人们就不必再为收个信而绞尽脑汁了。结果,英国政府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并于年5月发售了世界上第一种邮票,这便是“黑便士邮票”。

黑便士票

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于是,作为邮票之父的罗兰-希尔决定亲自上阵动手设计。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之后,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培根公司负责印刷。对着阳光一照,还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个小皇冠水印,这样一来,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黑便士”邮票便诞生了。

邮票原定于年1月1日发售,但由于没有准备就绪,邮票在五月六日才正式启用。不过由于组织工作的疏忽,有的邮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邮票,迄今已经发现有3枚黑便士票是在年5月2日,于英国南部城市巴斯盖销的,这三枚黑便士现在的价格都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几年前,美国一家拍卖公司曾拍出了一枚5月2日的黑便士票,最后成交价是万美元,够吃多少茶叶蛋了。

那么启用邮票的效果如何呢?只能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从年5月6日起,黑便士邮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印了11次,总计30万全张共万枚,售出数量高达枚,占比高达97.37%,这个比例我觉得都快赶上纸币了。

除了黑便士邮票,还有一种知名度更小,但是数量也少得多的邮票叫蓝便士邮票。其实最开始的时候,蓝便士邮票和黑便士邮票一摸一样,只是蓝便士的面值是2便士,而黑便士邮票是1便士。不过在印刷的时候,由于油墨使用错误,这种2便士的邮票就被印成了蓝色。后来英国政府就将错就错,干脆推出了这种蓝色的2便士邮票,其发行时间也和黑便士一样,在年5月6号同期发行。不过蓝便士邮票由于面额比较贵,所以发行量并不大,毕竟那时候公共邮政系统也走不远,也没有那么多字可写,用不上2便是这么大面额。所以蓝便是之后并没有再重新印刷。目前存世的蓝便士邮票非常少,如果你有一枚真的蓝便士邮票的话,那么在北上广深买房娶媳妇都不在话下了。

蓝便士票

在黑便士面世九个月后,年英国又发行了红便士邮票。其实红便士就是黑便士,面额也是1便是,改色的原因是因为黑色邮票上盖销黑色邮戳看不清,所以有人就将盖有黑色戳的邮票揭下来重复使用,为了防止投机倒把,英国就用同一版模将邮票印成棕红色的了。

三种“便士”邮票

不过,这些个黑便士、蓝便士还有红便士邮票,与现在的邮票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邮票的边缘没有打孔。所以当时的邮票是用剪刀剪下来的,一般来说,剪出来的白边越宽,现在的价值就越高。

那么,现在邮票边缘的齿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年,有位新闻记者在伦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一边喝酒一边撰写当天的新闻,稿子写好后装进信封,准备寄到几家报馆去。这时,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大张邮票,想向酒店老板借一把剪刀将邮票剪开,但酒店老板说这里没预备剪刀。于是,这位聪明的记者顺手从西服衣襟上取下一枚别针,在邮票与邮票的空隙间,扎了一串均匀的小孔,然后轻轻撕开,便解决了这个难题。

记者的举动被身旁一位名叫亨利-阿切尔的爱尔兰人看到了,于是他便设计制造了一台邮票打孔机,经过几次改进后,打孔机于年被英国邮政当局正式采用,同年便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带齿孔的邮票。自此以后,邮票的形状就大体固定下来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变化。

说起世界邮票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邮票时期,大致是年-年。这个时期邮票的特点是:受到技术的限制,邮票图案单一、票种简单、票型类同。英国吉本斯邮票年鉴就把年以前发行的邮票称为古典邮票。

第二个阶段是中期邮票时期,大致是年-年。在这40多年中,有近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邮票,共计7万余种。这段时间,由于第一次、第二次大战爆发,战争给政治、军事、生活都带来巨大的动荡,从而导致邮票发行上的混乱。军事邮票、加盖邮票和附捐邮票在这期间也大量发行。像这些类型的邮票,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第三个阶段就是近期邮票时期,即年至今。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长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邮票的发行又发生重大变化,到年前,邮票的种数已超过35万,同时,全世界每年还以-种的速度在增长。近期邮票与古典邮票和中期邮票相比,主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向:一是邮票数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二是邮票性质更加商业性化,邮票种类简单化,而且以普通邮票、纪念邮票以及特种邮票为主,邮票变得系列化,经常一套一套地出邮票。另外,邮票的主题变得国际化,经常能见到几个国家联合发行的邮票。我国晚清蟠龙票和大量民国邮票,以及解放区邮票等都包括在这时期内。

当然了,由于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进程,所以在邮票这一问题上,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的历史特色。我国的邮票历史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发行的第一种邮票是年由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在我国,以此为起点,-年发行的属于早期邮票,也就是大清邮政时期;辛亥革命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中期邮票时期,也就是中华民国邮政时期;而年至今,就是近期邮票时期,即人民邮政时期。

大龙邮票

接下来,我们就以中国邮票为主来介绍邮票的历史进程。

年,清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这个牛庄就是现在的辽宁省营口,营口现在还有牛庄镇,当地特产是牛庄馅饼。年,上海海关造册处以皇家标志蟠龙为图案,印制了一套三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分别是绿色的一分银,寄印刷品邮资;红色的三分银,寄普通信函邮资;以及橘黄色的五分银,寄挂号邮资。

三种蟠龙票

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集邮界习惯称其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邮票上“大清邮政局”5个字十分醒目,图案中的“大龙”两目圆睁,腾云驾雾,呼之欲出。上方标有“CHINA”,下方标有“CANDARIN(S)”字样,意思是海关关平银 分银。

不过,由于当时清朝的技术十分落后,所以仅仅是大龙邮票,就搞出了好多个版本。清政府第一次发行的大龙邮票,也就是年8月发行的大龙邮票,纸的质地是硬质的半透明薄纸,两张邮票之间的间距是2.5毫米,一版一共是25枚邮票,所以这一版大龙邮票被称为“薄纸大龙”。在这之后,清政府又在年4月第二次发行了大龙邮票。这次,邮票和邮票之间的间隔加宽了,所以通称为“阔边大龙”。发行“阔边大龙”时,正赶上邮件数量激增,所以邮票的用量很大。在印5分银的那枚邮票时,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纸来印邮票,所以只好选择了一种法国制造的纸,这种纸又薄又脆,印刷量本来就少,再加上纸张的原因,保存完好的就更少了,估计存世量也就几百枚,如果你在家找到一枚这种大龙邮票,那么就请送给我,我陪你一晚上。年4月,清政府第三次发行大龙邮票,这一次又有不同,这次的纸质较厚,所以被称为“厚纸大龙”。

阔边大龙

在大龙邮票发行之前,还有个花絮。我们可能会以为,我国的第一种邮票一定是以龙作为图案,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但事实上,清朝海关还是设计了三款邮票草图,分别是蟠龙、万年有象图和宝塔。而且还做出来了一批,也不知什么原因还流到了民间一些。其中“万年有象”最为珍贵,价值连城。这个宝塔图也很有意思,因为它画错了,我国传统宝塔的层数都是奇数,比如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上面的宝塔是9层,传说中关着白娘子的雷峰塔是7层,后来新修的雷峰塔是5层。《西游记》中唐僧前去打扫的金光塔是13层,就在第13层遇到了奔波儿灞和霸波尔奔。但是这个邮票里的宝塔却有6层,明显违背了宝塔基本法。

万年有象与宝塔

延安宝塔

倒掉前的雷峰塔

年,清朝邮政系统发生了变革。清政府的邮政脱离海关,正式开办国家邮政,将原海关邮政局改为大清邮政局,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兼任总邮政司。当然了,不管怎么改,其实换汤不换药。由于当时的技术有限,印制邮票的成本也很高,所以为了节省成本,经常就把旧的邮票上面加盖印戳,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邮票。

赫德

比如清朝的国家邮政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在原来的大龙邮票上面盖上印戳,更改了面值发行。这种邮票叫做就被称作“加盖邮票”。

加盖邮票

一般来说,邮票的钱都是发信人付的,并由发信人贴到信封上,但是有一类邮票不是这样,这就是欠资邮票,这种邮票是邮局使用的,邮局贴上这种邮票,目的是向收件人收取邮资,这种邮票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我们现在在视频上看到的就是清朝的欠资邮票。

欠资邮票

还有一种邮票,叫改值邮票,也就是邮票的面值做了修改,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清朝邮票,面值本来是3分,印了几个字,修改了面值以后变成了2分。在改值邮票中有一种非常非常珍贵,这就是“红印花3分小字加盖当壹圆邮票”,本来是3分,后来改成了1圆,其实这种邮票本来是印花税票,后来因为急用才改成了邮票。

改值邮票

红印花3分小字加盖当壹圆邮票

总的来看,清朝时期的邮票不是很多,而且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非常混乱,邮票种类不多,发行更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感性很随意,不过这反而使得清朝的邮票出现了很多珍品。

其中比较有名的珍品邮票,有我们刚才介绍过的大龙邮票,保利公司曾于年11月9日,成交了一套全套二十五枚全张三件的年薄纸大龙邮票,拍卖价为1552元。而在年6月5日,苏黎世亚洲拍卖行又拍卖出3分小字加盖当壹圆邮票,仅一枚就拍出了万港币的高价。有钱人的世界真不懂。

年拍出的薄纸大龙

说完了清朝,我们在来看一看民国时期的邮票。

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由于当时还来不及印制新的邮票,所以就在清朝蟠龙邮票上,加盖了“临时中立”的字样,于1月30日在福州发行。但是加盖上去的“临时中立”是个什么意思,谁也说不清楚,谁中立?临时是多久?中立又是啥意思?再说了,好歹也算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府,这个邮票也太不走心了,所以这种邮票很快被回收销毁。怎么办?总不能没有邮票用吧,到了2月份,民国邮务总办的法国人帛黎又想出了一招,那就是多印几个字,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中立”,但同样也太糊弄鬼了,所以很快也被回收销毁了。从邮票这件事儿上,我们就能看出来,当时的民国政府是真的没钱,叫你用纸印点东西,这些纸日后还能换回来钱,他们都印不出来。

临时中立

中华民国临时中立

可见清朝虽然不咋地,但民国政府也没好到哪里去。终于在年,北洋政府首次发行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国邮票,面值为别为分、角、圆,一共是19枚。其中面值半分至1角的邮票,画面远处为铁桥上火车飞驶,近处为帆船,寓意水陆交通发达,通称“帆船票”。面值1角5分至5角的,图案为天坛祈年殿背景下收获的农民,寓意农业丰收,通称“农获票”。而壹圆以上的邮票图案,则是国子监内的“辟雍”琉璃牌坊,但是被人们误认为是“宫殿大门”,所以简称“宫门票”,寓意文化弘扬。

帆船票

农获票

宫门票

好了,邮票现在是有了,接下来民国的幺蛾子就开始出来了。宫门票的第一版是在英国伦敦印的,没有出现问题,但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邮票就不能继续在英国印制了,所以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这下就有意思了,他们把宫门票上面的牌坊给印倒了。这真是世间罕有。也就是说,这是一枚错版邮票。物以稀为贵,这枚邮票的价格就变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错版宫门票

类似的错误在民国的邮票里还有不少,比如刚才提到的帆船票,当时重印了好多次。其中,在年11月1日,中华民国邮政调整资费,明信片和印刷品邮资由1分调为2分,国内平信由3分调为4分。由于时临近圣诞节和元旦,邮寄明信片和印刷品数量猛增,需要大批2分面值的邮票。但是邮票面值跟不上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所以在帆船票上面加盖“暂作贰分”和“暂作叁分”,结果这种加盖又出错了,由于工作人员粗心,一部分邮票把加盖的字样给盖倒了。

加盖错误的帆船票

传说一位外国人到苏州游玩,在邮局买了2枚加盖“暂作贰分”的邮票寄信,他惊奇地发现邮票上加盖的文字给盖倒了,成了错体票,于是又一连买了12枚。这时,邮局营业员才发现邮票上的字给盖倒了,所以请示局长立即停售,而且劝说这位外国人把已经买到的的错体票退回,我们再给你正版的。但是,这位机智的外国人坚决不退回。人家花钱买的,不退你也没招,所以营业员只好把未售出的错体票全部封存,并上交邮政总局销毁。据考证,这种错体票存世量仅有20枚,而实寄封仅有1枚。年,香港苏黎世亚洲公司曾拍出一张这样的邮票,成交价高达万港币。

加盖盖倒了,牌坊印倒了,这还不算什么,民国邮政最牛逼的一次,还要数把孙中山先生给印倒了。不过这次的锅其实得由美国公司来背,当然了民国邮政系统也脱不了干系,毕竟你可以不收货了啊,收货时候就不能走点心检查一下么?

民国邮政杰作

年2月,中华民国邮政发行以孙中山先生头像为主图的普通邮票,全套16枚,面值从半分到20元不等,由美国钞票公司在纽约代印,这被称为“纽约版”。话说年11月的一天,酷爱集邮的重庆市某初中学生郑介初,像往常一样,到邮局购买心爱的邮票。由于当时通货膨胀严重,一批因面值过低不适应当时邮资费用的邮票,发行不久就全部停售,于是,东川邮政局的集邮柜台,便将这些邮票按票面值出售给集邮爱好者。由于面值过低,此类邮票整版打包出售。

郑介初毕竟是个初中生,为了省钱,原本打算只买一些面值壹圆以下的邮票,但邮局要求必须整捆出售,不得挑选,无奈他只得买下一包。回家后整理邮票时,十岁的妹妹在旁凑热闹,忽然问道:二哥,为什么这种邮票上的人头是倒过来的呀?郑介初这才仔细观察邮票,原来这是一版纽约版的孙中山像贰圆邮票,一共50枚,全部倒印。印倒了都能干出来,印偏了就更不在话下了,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邮票,孙中山先生已经无语了。这要是地下有知,估计棺材板已经按不住了。

民国邮政杰作之二

当然了,错误虽然有,但绝不是说民国时期的邮票都是这样子,其实这也是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确实容易出现错体票。一些民国邮票那也是非常精美的,比如这枚纪念台湾光复的邮票,真的是非常漂亮。

纪念台湾光复邮票

民国时期,还有一段特殊的历史,这便是伪满洲国。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东北地区,年3月9日,在日本关东军操纵下,废帝溥仪作为傀儡,建立了“伪满洲国”。

年7月25日,奉天、吉黑两邮务管理局奉民国邮务总局的命令,停止办理在东北的邮政业务。邮务管理局的全体员工撤入关内,而伪满洲国交通部则接管了东北的邮政,并于7月26日开始发行邮票。不得不说,民国政府当年还是很硬气的。民国邮政当即拒绝接收带有“满洲国”字样、以及带有溥仪头像的一切邮件,这导致关内外信件中断。

后来万国邮联通过决定,提出不涉及承认伪满国家而单纯通邮的主张。年9月在北平,中华民国政府与伪满政权谈判,11月达成恢复通邮的协定。其中包括伪满发行不带“满洲帝国邮政”字样,只有“邮政”字样的通邮邮票。贴这种邮票的信件,可寄往关内。

伪满洲国发行的邮票,带有浓厚的日本殖民奴化东北人民的色彩,主要的目的还是分裂中国,正是由于伪满洲国邮票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化东北人民的工具,所以我国政府规定伪满洲邮票等任何邮品,都不能参加任何官方展览,对进口、买卖也有着严格限制,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规定,也为求生存、谋发展,我们今天在这里就不展示伪满邮票的图片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网上搜一搜。

到了民国末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法币贬值到如同废纸的地步,为了制止这种局面,民国政府又发行了金圆券,但是好景不长,金圆券很快也如同废纸一样。之前的节目中我们介绍过一个事例,年5月6日,由贵州葫市镇寄到贵阳的一封信,需要邮资万元,贴了张一万元的邮票后,导致邮票铺开来比信封还大,所以只能倒过来,把信封贴到邮票上。而且信还在路上,邮资却又涨了,所以又加贴了4张面值一万元的邮票、40张面值元的邮票。邮票总计面值元,用了张邮票。到最后人们甚至发现,就按邮票的面值来看,邮票比白纸还要便宜,所以为了省钱,有人就买来邮票,拿家全糊墙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面值最大的邮票——面值万元,现在的万元,买房都不在话下,可是在通货膨胀到丧心病狂的民国末年,万元无非就是一张邮票的面值,而且居然还有脸把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的头像放在了邮票上。民国政府的脑回路不得不让人佩服。

万圆邮票

邮票都到这一地步了,民国政府自然距离完蛋也不远了。终于在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刚解放的时候,邮票的面值还是很大的,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几张邮票,面值都是圆。这是因为,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面值为5万元。到了年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的1万元兑换第二套人民币的1元。至此,民国祸祸出来的通货膨胀才得以消除。

圆邮票

第一套人民币

接下来,我们就着重介绍一些比较珍惜以及有趣的新中国邮票。

有一种非常有名的邮票叫做“全国山河一片红”。为了纪念除了台湾省以外的其他省份全部解放,邮电部原定的发行时间为年11月25日,全套1枚。票面图案是工人、农民以及士兵,分别手持《毛主席语录》,背景中“革命委员会”的红旗汇成红色的海洋,工农兵群众热烈欢呼。背景上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地图上除台湾省外全部是大红色,上面印有“全国山河一片红”金字。

全国山河一片红

不过,在原定的正式发行的前一天,也就是年11月24日,该邮票被紧急停止发行,几乎所有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被收回并销毁。注意,是几乎所有,因为虽然11月25日才正式出售,但是有些邮局在11月24日之前,就已经有少量邮票发售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全国山河一片红这么珍稀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全国山河一片红会被紧急撤回呢?有一种说法是这枚邮票上面台湾省和大陆不同的颜色,很容易造成误会,而且没有画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会给与我国在南海存在争端的越南等国家留下口实。但实际上,主要的原因是票面中的中国地图绘制不准确,所以停止发行。

这套全国山河一片红被称为“小一片红”,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大一片红”,实际上,“大一片红“并没有正式发行,因为大一片红的票样被否掉了,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一片红居然也有少量流到了社会上,所以就显得更加珍贵。

大一片红

保利公司在年拍出了一枚小一片红,成交价是632元。而在年11月22日,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出了一枚“大一片红”,成交价达到了惊人的万元,成为我国最贵邮票。

除了“全国山河一片红”外,还有一种邮票也非常珍贵,这就是传说中的“蓝军邮“。年,国家邮电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部商定:为了优待军人免费寄信,邮电部发行一套“军人贴用”邮票。这套邮票图案以“八一”军徽为主图,并印有“军人贴用”、“中国人民邮政”及面值“元”等字样。这套邮票共3枚:第一枚黄色,陆军贴用;第二枚紫色,空军贴用;第三枚蓝色,海军贴用。

军人贴用

这套“军人贴用”邮票原定于年8月1日发行,当时已将邮票发至各军区,但是后来发现“军人贴用”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贴上“军人贴用”邮票的信件,容易暴露军队的驻防地点等军事机密,而且有可能不是部队上的人也用“军人贴用”邮票来寄信。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这套邮票最终被销毁了。不过,还是有少量的邮票提前发给军人使用,没有被收回,据说流入社会的仅有几十枚。因为陆军最早接收到邮票,空军其次,海军最晚收到邮票,所以现在存世的“黄军邮”最多,“紫军邮”次之,“蓝军邮”最少。有人说蓝军邮存世不超过20枚。在年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套蓝军邮四方连起价万元人民币,成交价则高达万元。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所以和清朝以及民国时期混乱的邮政状况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过百密也有一疏,新中国邮票也曾经出现过错体邮票。话说,年12月1日,国家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分别是四位古代科学家:东汉的蔡伦、唐代的孙思邈、宋代的沈括以及元代的郭守敬。

古代科学家邮票

其中蔡伦的出生时间不详,只知道他于公元年去世,但是邮票上的生卒年份却写成了公元前?-年,虽然蔡伦出生年份不详,但是他显然不可能是公元前出生,因为那样的话蔡伦起码也要多岁,这样长的寿命是极为少见的,这个错误直到印刷打样时才被发现。于是,印刷工人只好在印版上将“前”字一个一个改掉。整版邮票一共50张,但由于一时疏忽,第16枚的“前”字被漏改了,于是,整版邮票中的第16号票位便形成了错体。出售时才被一些幸运的集邮者意外地发现。之后,邮票发行部门虽然将错体票收回,但仍约有数千枚流出,十分珍贵。

错版蔡伦邮票

你也许会认为,所有的错版邮票都很值钱,其实不是,邮票值不值钱的根本原因,其实不在于错版与否,而在于稀有与否,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比如年发行的一套名为《人民警察》的纪念邮票就是如此。可以发现,当时的警服颜色还是橄榄绿,和现在的警服颜色不同,当然了对于我这种00后来说,是只见过现在这种藏青色警服的。

人民警察纪念邮票

在这套《人民警察》纪念邮票中,有一枚名为《快速出击》的邮票,这就是一枚错版邮票,票面上左边警察叔叔伸出右手,用食指指向前方,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就是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仔细一看,原来警察叔叔的右手别画成了六指。不过,这是一个无伤大雅的错误,因为多一根手指并不会影响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所以这枚称为“六指警察”的邮票并没有被回收,所以即使某一天你见到了,也不要以为就能搞一个大新闻,千万别被卖邮票的给骗了。

快速出击邮票

还有一种众所周知的珍稀邮票便是大名鼎鼎的“猴票”,那是在年2月15日,也就是农历庚申年正年初一的前一天。当时邮电部发行了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种邮票,这枚邮票主体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是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的作品。这枚邮票的存世量较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这是第一次发行生肖邮票,发行日期选在了大年三十,可是集邮爱好者这时候往往都过年去了,回家吃饺子了,没多少人去买。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文革刚过去不久,印制邮票的机器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当时为了赶在春节前发行,在印刷邮票的油墨中添加了铅印油墨,这样做虽然可以让印制过程加快,但与标准的印刷邮票的快干油墨不同的是,铅印油墨干透的速度较慢,这就导致放在上面的邮票会被放在下面的邮票弄脏。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邮票厂立即做了一些晾架,这些晾架就放在当时邮票库的平房里。邮票厂的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刚刚印出来的邮票,一版一版搭在分成若干层的晾架上,等干透了再取下来。这使得最后的成品远远少于万枚的目标,使得猴票变成了珍稀品种。

猴票

除了以上这些数量较少的邮票之外,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邮票也是非常珍稀的。比如年十四大召开期间,我国发行了十四大纪念邮票,而江泽民总书记则在一个整版上亲笔签名,这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年,这版邮票被保利公司拍出,最终,这套原价一共10元的邮票以90元的价格成交。

十四大纪念邮票

今天的最后,我们大体说一下邮票的真伪如何鉴别。

鉴别假邮票和鉴别假钞的方法有些类似。首先,制作假邮票的团伙,他们的技术水平肯定比不上国家专业部门的技术。而假邮票通常是通过彩色复印来伪造的,伪造邮票采用的油墨品质较低,所以假邮票的色彩偏暗、图案发虚。另一方面,邮票并不只是看上去这样简单的样式,实际上它大有玄机。一般来说,邮票为了防伪,都会在图案或者文字里加上暗记。这些细微的变化,即使用放大镜也不一定能够发现,而且邮票的暗记一般是不对外公开的,利用这些暗记就可以判别邮票是不是伪造的。

比如年发行的《科技创新》套票里,有一张是“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使劲放大后我们可以发现SY两个字,也就是沈阳的缩写,因为它是在沈阳邮电印刷厂印制的。另外,在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的缝隙处,还有拼音KEJICHUANGXIN的字样。即使知道了这些暗记,以伪造者的技术水平,也是无法清晰地模仿出这些暗记的。

墨子号邮票

墨子号邮票暗记

最后还要给大家提个醒,虽然文物与邮票都是收藏界的宠儿,但假文物和假邮票还是不一样的。文物造假,只要不出去骗人、不出去卖就不算犯法,比如黄博士就是喜欢越王勾践大宝剑,他去湖北省博物馆问了,人家不卖,没有办法,只能回家自己打造一把,然后挂在床头,那他爱打多少把就打多少把。但是造假邮票本身就是犯法的,不管你卖不卖都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伪造或者倒卖伪造的车票、船票、邮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票证价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想发财,但也不能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儿不要命了。

好了,今天关于邮票的故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人们常说: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现在的我们喜欢的得不到,得到的不珍惜,在一起的怀疑,失去的怀念,怀念的想相见,相见的恨晚,到头来,终其一生,都满是遗憾。我想给你写一封信,滤过思绪万千,向我把往来沉淀。我想给你写一封信,让文字串成红线,诉说逝水流年。我想给你写一封信,镌刻下我对你的爱恋,宁愿把心血也付与此间。我想给你写一封信,写下你的温婉,也写下我的愚欢。我想给你写一封信,哪怕风光苦短,哪怕化作浮云流散。人们说,只有爱,能让昨天的情伸延,人们说,只有恨,能让今天的伤沉淀。但我昨夜又梦到了你的容颜,为何我的思念,却还生长在爱与恨的边缘?你或许不会看我的信吧,那就把它丢在风中吧,落在杨柳岸,落在乌篷船,落在黄昏下独自摇荡的秋千,化作风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dzz/14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