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座正在ldquo消失rdq

来源:武汉热点年以武昌、汉口、汉阳为管辖区域的三镇合一的武汉市政府首次成立至今,距离武汉建市已有93年城市不断发展高楼崛起、交通发达在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科技化的同时有一些东西却永远地消失了……

消失的荣光辉煌

◆曾经活色生香的民众乐园

民众乐园,武汉的百年老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叱咤风云的亚洲休闲娱乐霸主、武汉潮流风向标,几乎每个武汉人都有一段和它相关的记忆。对爷爷奶奶辈的人来说,这里是武汉最活色生香的地方,是超级娱乐天堂!对年轻的武汉人来说,这里曾经是武汉最时髦的地方。现在的民众乐园变得和其它商场千篇一律,失去独有的特色后逐渐落寞寂寥,被人遗忘。◆曾经名流云集的江汉饭店江汉饭店(原德明饭店)是武汉的百年老字号饭店,是湖北省首家拥有金钥匙的中外合资酒店,曾是汉口最好最豪华的饭店。多位世界各地的名流、名人曾下榻这里,毛泽东两次下榻、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宋庆龄等人更是多次入住。当年在武汉的地位类似于和平饭店之于上海年江汉饭店停业,后来一直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直到去年夏天的一场大火,饭店房顶被烧垮,大多数武汉人还未曾一览真容就被大火损毁,令人唏嘘不已。△德明饭店俯视图◆曾经名满天下的璇宫饭店璇宫饭店始建于年,享有湖北省最具文化内涵饭店之美誉。作为当年为数不多的高级饭店,璇宫是武汉与世界交流重要平台。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饭店接待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特级厨师杨纯清烹制的“清蒸武昌鱼”深得主席赞赏。“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使这道菜因此扬名天下,“璇宫”的名声响遍大江南北。上世纪90年代,璇宫饭店开始由盛转衰,渐渐落寞。◆曾经高端洋气的胜利饭店30多年前,胜利饭店是武汉四大外事接待酒店之一,接待过很多中外名流。年因改制失败,胜利饭店关门。饭店的辉煌历史逐渐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中。◆曾经人声鼎沸的吉庆街曾经的吉庆街很短,只有米,但是有30年的大排档文化,是武汉宵夜文化的代表。白天的吉庆街和普通街巷无异,夜幕降临,这条街仿佛“活”了过来,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吃饭、聊天、唱曲,一派火热。重建后的新吉庆街没了从前露天大排档烟熏火燎的烟火气,从前的吉庆街只能留在回忆中了。◆曾经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汉正街曾经是武汉人的骄傲,有“天下第一街”的美名,是对外开放的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以前武汉人不论买什么都会去汉正街,便宜种类多。不仅武汉人,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来进货,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人头攒动。现在的汉正街早已不复从前,逛的人越来越少。◆曾经令人艳羡的青山红房子武钢定址青山,全国10多个省的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来到武汉在武钢工作,红房子就是武钢人的住宅,曾是十里钢城最令人艳羡的“高档住宅”。随着时代变迁,红房子也青春不再,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求。青山区开始对武汉青山区红房子拆迁改造,好在只拆了小部分。从上空中看红钢城,依旧是“囍”字型。◆曾经武汉的高级住宅区咸安坊“咸安”寓意富贵咸安,民国时期曾是华人的高级住宅,居住着社会各界名流,如轮船巨头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大师陈伯华都曾居住于此。咸安坊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现在该片区已被围起来改造,不知道结果如何。

消失的建筑/地标

◆老武汉展览馆老武汉展览馆被炸拆毁是每个老武汉人心里的遗憾,于年建成的展览馆是中国的四大中苏友好宫之一,是武汉的一大标志性建筑,在年被拆毁。建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另3座同样风格的展馆,至今保存良好。◆中山公园旧门柱中山公园的老门柱是留学英国归来的年轻工程师吴国柄设计建成,灵感来源于英国白金汉宫。门柱端庄厚重,时尚典雅,市民游客喜欢在大门前留影,并以此为时髦。年因建设地铁站被拆除。◆武汉大学“变形金刚”被武大学子们戏称为“变形金刚”的是武大工学部主教学楼,又称“主教楼”,是武汉大学乃至整个东湖沿线最高的建筑。很多建筑、陈设、电气等专业的学生在这栋楼里上课、自习。年教师节凌晨爆破拆除,一切都已成追忆。◆八一路武大老牌坊还有人记得曾经的武大“老牌坊”吗?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学校仿照武大老牌坊建造,年十月,因八一路改造被拆。真正的武大老牌坊在街道口闹市,今年6月被一水泥罐车撞损,令人惋惜,好在可以修复。◆光谷广场光谷帆年,因光谷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光谷的标志建筑被拆除,年一座新的建筑“星河”建成,成为现在光谷的新标志。◆原二轻工业大楼老楼仅有13层高,位于汉口新华路口与解放大道拐角,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是武汉的地标性建筑。也许好多人已记不起它的长相,但要说起梦天湖舞厅,也许大家顿时能想起它曾经的“辉煌”。年楼体被爆破拆除。最终化身为这座城市的记忆。△武汉原二轻大楼被爆破拆除◆老通城酒楼老通城酒楼,创办于年,是武汉市民熟悉的老字号,在解放前有“豆皮大王”之称。年,毛泽东等中外名人曾在老通城吃豆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老通城酒楼一度名扬四海。酒楼于年贴出停业谢客的通告,年,老通城酒楼开拆为长江遂道工程让路。◆汉口饭店曾经是武汉有名的三大高档酒店之一(其它两家分别是德明饭店、璇宫饭店),进出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解放以后梅兰芳老师到武汉演出时住的就是汉口饭店。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在这里请客吃饭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不过后来改制不成功,汉口饭店被拆。◆中南商业大楼年元旦开业,开业当天接待顾客近三十万人次,是武昌的商业新地标,武昌人民的购物首选之地。年与紧邻的中商广场合二为一,统称为“中商广场”。◆武汉商场年9月10日,武汉市最大的综合性百货商场竣工,命名为“友好商场”,以纪念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是全国十大商场之一。年,友好商场更名为武汉商场,几十年来,武汉商场一直是老武汉人心中的购物天堂。年,老武汉商场被成功爆破拆除。后来变身武汉国际广场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武胜路新华书店年,书店新大楼建成,是当时武汉市以及中南地区最大的新华书店。对武汉来讲,它不仅是一个书城,更是一个文化地标。曾经来武汉旅游的外地人必去的地方就有武胜路新华书店。年书店被拆,激起无数市民的感叹和怀念。

消失的休闲娱乐

◆汉口滨江公园现在还有人记得汉口江滩“防汛纪念碑”背后的滨江公园吗?曾经的滨江公园上至粤汉码头,下至二曜路,是武汉三大公园之一(其它两个是中山公园和解放公园),很多人在这里娱乐消遣,卡拉OK、溜冰场、摩天轮、骑马、台球……应有尽有。后来被并入汉口江滩,滨江公园逐渐被遗忘。△该图为法国摄影师镜头中的滨江公园(摄于年)◆龟山电视塔旋转餐厅旋转餐厅每40多分钟转一圈,是当时武汉很有情调的地方,当年的约会圣地。吃饭、鸟瞰江景,别有一番韵味。可惜现在电视塔已经不对外开放了,旋转餐厅也不营业了。◆维多利亚溜冰城5块钱一张的门票,一双四轮滚轴溜冰鞋,就足以消遣一个难得的下午。这里有不少80、90后武汉伢的青春记忆。伴随着武昌大片区的改造,维多利亚溜冰场也消失了。◆江滩烟花秀曾经的武汉隔三差五会在江滩放烟花,每次很多人都成群结队的去江边看烟花,跨年/节日更甚,江边人山人海纷纷翘首以待绚丽的烟花,看完之后路上非常拥堵,摩肩擦踵的人群浩浩荡荡缓慢向外移动……后来武汉禁鞭、禁烟花,江边再没有烟花秀。△年汉口江滩看焰火的人群

dubhb◆东华园浴池武汉的百年老字号浴池,去东华园在热气腾腾的大池子里泡澡、搓背、聊天是老武汉人的一种享受。如今东华园已经拆除,它也会一直留在老武汉人的记忆里。◆北湖夜市年10月31日的晚上,开了近20年的北湖夜市彻底消失了,原来熙熙攘攘的马路现在变得空旷安静。◆百脑汇电脑城曾经是武汉的大学生买电脑修电脑的地方,年10月31日,位于街道口的群光广场二期百脑汇闭店。◆华清菜市场年建成,是汉口第一家菜场,建成后人流如织。年后,华清街菜场成为武汉市最早的国营菜场之一。如今菜市场早已拆毁,原址上建起了华清园住宅小区。◆司门口的武昌儿童公园小时候放假七八人约着一起去武昌儿童公园溜冰的时光还记得么?现在儿童公园变成了廉政文化公园,我们也长成了大人模样。◆竹叶山麦当劳竹叶山麦当劳是武汉为数不多的有玩具展示柜的麦当劳,小时候为了集齐一整套玩具会自己攒钱兑开心乐园套餐,有时候还会发动全家亲戚帮忙收集。现在已暂停营业,等待拆迁改造。◆易初莲花(后改名卜蜂莲花)小时候在竹叶山吃完了麦当劳,就会逛易初莲花,现在易初莲花也没了。◆汉阳新世界百货年12月30日汉阳新世界百货闭店,又一个地方成为记忆。◆东湖小游船东湖水面的“木划子”和快艇通称小游船,不少去东湖游玩的人都坐过这种小船,在船上欣赏湖景。年东湖风景区启动小游船综合整治,条小游船告别东湖。取而代之的是更正规安全的游船项目。◆竹床阵这是老武汉人度夏的方式,在没有空调的夏天,一到晚上武汉的大街小巷里摆满了竹床,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宽松休闲的衣服在露天竹床上聊天、睡觉,以此来消暑。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壮景了。◆纸质火车票年6月20日,电子客票将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6月19日是武汉最后一天售卖纸质车票,未来将全部普及电子客票,刷身份证即可进站。纸质火车票也要消失了。△武昌站最后一张纸质车票。图:长江日报

消失的影院/剧场

◆新华电影院武汉最早的电影院,很多武汉人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就是在这里看的,而现在新华电影院已经不复存在。◆楚风剧院位于前进四路楚风剧院,原名长乐剧院,建成于年,曾名噪三镇。曾经18岁的陈伯华在此登台首演汉剧《霸王别姬》,轰动一时。鼎盛时期,剧院门口站满了听戏的人。如今剧院已经不在了。◆和平剧场位于现武胜路红燕巷12号,曾经有各种汉剧演出,有时候也会播放电影。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武胜路曾有一家和平剧场。△汉剧大王吴天保(右)◆清芬剧场清芬剧场(美成戏院)是武汉最古老的戏园子之一,曾经是汉剧专业剧场,全是角儿,盛极一时。◆解放电影院汉口最早的电影院之一,现在已经变成了美食店、网咖、舞厅。△民国时期的解放电影院◆武汉电影院在解放电影院附近,两家电影院相隔不足百米,如今已经看不见电影院的影子。◆硚口工人文化宫电影院硚口人都喊它“硚宫”,硚宫电影院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硚口区的第一座电影院,周边十几万人口看电影的首选。辉煌时期,只要有新电影上映,附近的大型企业都会抢着包场。年被拆,硚宫电影院成为历史。◆武昌电影院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武昌电影院最辉煌的时候,看电影的观众挤满马路,排到了武昌公园。年宣布停业,黯然谢幕。

消失的厂房

◆武昌车辆厂武昌车辆厂始建于年,是国家最早建立的一批重要工业企业之一。年搬迁至江夏区,原厂房被腾退拆除,原址土地崛起了一座摩天高楼,武汉绿地中心。◆江岸车辆厂江岸车辆厂(原称卢汉铁路江岸机厂),是近代历史上历史最悠久的车辆厂,著名的二七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在此拉响。新中国成立后,江岸车辆厂曾发展为有近万名职工的大企业,可谓汉口最大的工厂。现在位于徐州新村的江岸车辆厂旧址已被拆的差不多了,仅剩的几栋建筑也已成为危房,纳入了拆除范围。厂子里的大馒头、冰棒、澡堂……成为了江厂子弟的回忆。△车辆厂标志△曾经的江岸车辆厂大门变成了驾校基地,又被拆除◆武重老厂位于武昌内环线中北路号的武重(武汉重型机床厂),曾是武汉工业的“明珠”,创造了新中国重型机床领域的多个奇迹。辉煌时期“一台机床可承重吨,一个厂曾养活了3万人,一个食堂有万人就餐”。那时候武重的工资比武钢还高。年老厂开始外迁重建,如今被一排高档住宅楼取代。◆武锅老厂原武汉锅炉厂位于武昌区武珞路号,于年建成投产,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它曾与武钢、武船、武重并称为四大武字头企业。曾经是众多武汉人梦寐以求的工作场所,鼎盛时期拥有近两万名职工。后来厂房迁址武汉东湖开发区,老厂被拆变身生活区,还将建商业广场。一栋编号为的双层车间被改造为国际艺术中心。△历史上的武锅△原武锅样貌◆国棉二厂国棉二厂始建于年,位置在和平大道杨园至余家头段与临江大道间的铁机路上,一度是中国纺织工业的荣耀。曾经在二棉工作是国营铁饭碗,职工们都青春洋溢朝气蓬勃。以前二棉附近有学校、书店、电影院,生活娱乐都非常方便。后来辉煌不再,厂房搬迁到阳逻,原址被小区住房替代,难寻老厂房的踪迹。附近的电影院也变成了武昌量贩。△老武汉国棉二厂的车间◆武钢一号高炉永久停产年10月14日,曾为新中国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武钢一号高炉,宣布永久停产。这座高炉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年9月13日,新中国建成的第一个大型钢铁基地中的第一座大型高炉,流出了第一炉铁水,各界沸腾。毛主席曾亲眼见证一号炉出铁,武钢一号高炉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是几代武钢人的记忆,虽然永久停产,但是被作为工业遗产保存下来了。△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炼出了第一炉铁水。长江日报记者郭雷震摄△毛泽东视察武钢一号高炉时向工人们挥手△年9月13日庆祝武钢一号高炉提前建成出铁

消失的车站/机场

◆江岸火车站始建于年,民间俗称刘家庙火车站。该站作为京汉铁路(原名卢汉铁路)的南端终点,一直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车站。年退出客运历史舞台。年开始拆迁,目前已是一片废墟,未来将建成二七滨江商务区。△周国献年12月11日拍摄◆徐家棚火车站(武昌北站)年,刘家庙站与徐家棚站的两座铁路轮渡码头竣工。江北的京汉铁路和江南的粤汉铁路,首次通过火车轮渡连成一体,实现了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无缝连接。铁路码头也带动了徐家棚区域的繁华,后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改变了徐家棚站的命运,不再热闹,渐渐被遗忘。近些年,因为复古怀旧的风格让这里一度成为武汉文艺青年的热门打卡地,年被停运关站,等待拆除改造。◆循礼门火车站循礼门火车站建于年,原为京汉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主要用于货运。年10月底一夜之间被整体拆除。△即将拆除的循礼门火车站站台(周国献年10月6日拍摄)△模仿循礼门老火车站台的循礼门地铁口(周国献拍摄)◆金家墩客运站金家墩客运站已被拆除,未来将升级改造为汉口客运中心,无缝对接汉口火车站。◆宗关水厂客运站30多年历史的客运站,自年12月20日零时起永久停运!◆南湖机场年,武汉在武昌设立了南湖机场,同时设立飞机修理厂,南湖机场作为军民两用机场一直使用到天河机场建成。如今武汉南湖的恒安路就是昔日的机场跑道。◆王家墩机场王家墩机场,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年武汉空战,一架架中国战机,正是从这里飞向长空抗击日寇。不少武汉人也在这里搭乘过班机,不远处的航空路因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消失的街巷里弄社区

◆西大街西大街是汉阳最早的一条商业街,是汉阳最具风情最有故事的一条街道。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西大街已逐渐慢慢消失。留下的,是一段属于老汉阳人的记忆。◆清芬路清芬路曾经以五金和鞋子批发闻名,据说每个武汉人都有一双来自清芬街的鞋子,90年代这里出了好几个百万富翁。后来不再客如云来,变得萧条冷清。近几年开始拆迁改造。◆花楼街曾经的花楼街范围很大,分为前花楼和后花楼,是汉口最繁华的片区。后来繁华落幕,狭窄的巷子破旧的老房子构筑了一个市井鲜活的武汉。现在的花楼街被拆得只剩一条小巷子,记忆中的破房子变成了高楼大厦。◆交通路老汉口的文化一条街,聚集了多家书店,是全国有名的文化街区,是旧时武汉读书人最爱逛的一条街。年后,交通路开设了集贸市场,据说当时还出现了“门外卖鱼,门里卖书”的奇景。后来旧房拆除,昔日的文化一条街也消失了。◆泉隆巷泉隆巷就是现在的大泉隆巷和小泉隆巷,一头连着汉水的码头,一头连着汉正街,据说清乾隆皇帝曾到过此地。现在大、小泉隆巷均已拆除。△图:傲雪视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dzz/14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