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的药方

精准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pf/mipso_6188264.html

肝囊肿是肝脏的一种囊性病变,多数是先天性的,肝囊肿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很多人在经过了常规的体检后就能够被医生诊断为肝囊肿,实际上肝囊肿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病变,而且是可以治疗的,所以没有必要恐慌。此“肿”非彼“肿”,肝囊肿是不同于肝脏肿瘤的一种良性疾病。

和常见的脂肪肝不同,肝囊肿不是生活方式病,长了肝囊肿,既可以工作,也可以运动,在生活上没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每年的随访检查只要未出现持续性的肿大过度或者身体出现其他不适,那么还是可以跟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肝囊肿多无不适

  肝囊肿大多生长缓慢,小的囊肿无症状,也触不到肿块,只有B超、CT等检查才会发现,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和肝囊肿“和平共处”了一辈子。

  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的囊肿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是在常规体检的时候发现,当囊肿体积增大,直径大于5厘米时,因为压迫周围的组织器官,才会产生轻微不适感。一般如果出现不适,与囊肿大小是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为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和右上腹痛,但程度不重。

  肝囊肿越早治疗越好?

  很多检查出肝囊肿的人其实在第一反应都会比较难以接受,觉得这个病是不是跟肿瘤一样需要尽早治疗,其实并不然。大多数患者所患肝囊肿均为小的肝囊肿,所以不用太“搭理”它。

中药方治疗肝囊肿42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42例就诊患者。其中女24例,男18例;30~60岁34例,60岁以上8例;病程3~6个月18例,6个月以上24例;合并胆囊炎、胆结石、肝内胆管结石16例。42例均未做过消化系统手术。诊断标准:胁肋胀痛、上腹部疼痛、口苦咽干、纳差、黄疸、舌苔黄、脉弦等。B超检查肝内有囊肿,病程在3个月以上。治疗:以疏肝理气、清利湿热为主。

处方:茵陈、板蓝根、厚朴各15克,柴胡、茯苓、佛手、郁金、青皮、枳壳、泽泻、车前子各10克。木香6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疗程40天。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肝内囊肿消失,停药后6个月未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B超检查肝内囊肿消失或缩小,停药后6个月内有复发;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稍有好转。结果:本组42例中,治愈26例,有效8例,无效8例。典型病例:男患者,52岁,初诊时患右胁肋胀痛,上腹部饱胀已年余。医院检查,诊为肝囊肿、胆囊炎,服药好转。半月前因饮食不慎,旧病复发,医院打针服药未效,经人相荐,来中医门诊。症见:面色晦暗,巩膜轻度黄染,右胁胀满,上腹微痛、拒按,口苦纳差,便秘尿黄,舌苔薄黄,脉弦紧。B超检查报告:右肝前叶见囊状肿块,大小为45毫米×42毫米。胆囊肿为80毫米×50毫米。中医诊为湿热内蕴,肝失疏泄之证。处方:茵陈、板蓝根、厚朴各20克,柴胡、茯苓、佛手片、郁金、青皮、枳壳、泽泻、薏苡仁各15克,木香10克。每天服1剂。同时禁食肥猪肉和动物内脏。药尽10剂,诸症大减。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守初诊方连进30剂。药尽复诊,诸症若失;B超检查肝内囊肿消失,胆囊肿大小为52毫米×26毫米。停药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hl/137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