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皮科祛湿八法
重要小贴士
上一篇文章: 艾养心亲情,永远最重要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为进一步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更为深度的促进名医经验传承和传播,中药大品种联盟于年5月14-16日举办中医药科研论文与SCI写作培训会议,此次。该培训班围绕名医学术思想、经验总结、毕业论文设计与期刊论文发表等相关内容,从名医传承者和研究生实用的角度对撰写相关论文与申请相关项目的经验进行广泛交流。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主编:曲剑华,刘清
⊙编辑:一墨
健脾燥湿法适用于脾虚湿盛之证。临床应用于带状疱疹、慢性及亚急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以及其他疱疹性和渗出性皮肤病等。代表方剂:除湿胃苓汤。方药:苍术6g、厚朴6g、陈皮9g、滑石块12g、炒白术12g、猪苓12g、炒黄柏12g、炒枳壳9g、泽泻9g、赤苓12g、炙甘草9g。利水化湿法适用于水湿壅盛、小便不利者。临症用于亚急性及慢性湿疹、盘状湿疹、阴囊湿疹、下肢溃疡、女阴溃疡、糜烂性龟头炎以及脂溢性脱发等。代表方剂:健脾除湿汤。方药:生薏米15g、生扁豆15g、山药15g、芡实9g、枳壳9g、萆薢9g、黄柏9g、白术9g、茯苓15g、大豆黄卷9g。利湿清热法偏于湿热而湿重于热者。临床适应于疱疹样皮炎、天疱疮、亚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代表方剂:清脾除湿饮。方药:茯苓9g、白术9g、苍术9g、生地30g、黄芩9g、麦冬9g、栀子9g、泽泻9g、生草6g、连翘15g、茵陈12g、元明粉9g、灯心3g、竹叶3g、枳壳9g。温化寒湿法适于寒湿之证。代表方剂:苓桂术甘汤。方药: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芳香化湿法用于湿浊不化者。代表方剂:藿香正气散。方药:藿香、紫苏、苦桔梗、白芷、厚朴、大腹皮、陈皮、白术、半夏曲、甘草、茯苓、姜、枣。除湿疏风法应用于内有蕴湿兼有外感风邪者。临床适于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代表方剂:多皮饮。方药:地骨皮9g、五加皮9g、桑白皮15g、干姜皮6g、大腹皮9g、白鲜皮15g、粉丹皮9g、赤苓皮15g、鲜冬瓜皮15g、扁豆皮15g、川槿皮9g。健脾渗湿法用于脾肺气虚夹湿者。临症用于手足汗疱疹、静脉炎、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的辅助治疗。代表方剂:参苓白术丸。方药:白扁豆、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莲子、桔梗、砂仁、苡仁米。健脾化湿法用于水湿浸渍之水肿。代表方剂:五皮饮。方药:桑白皮、陈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温馨提示
最近不少读者朋友来问,你们是不更新了吗?为什么看不到最新发布的内容了?其实,我们仍然每天都在推送内容,但由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ys/1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