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肛门边上鼓了个包,原因竟是
那么下面就让专家给我们讲解一下:宝宝这是得了什么疾病!
宝宝肛门附近长出包块,是肛周脓肿的早期症状(后期会变成肛瘘),这种疾病在婴幼儿中发病率不低,据研究报道约0.5%-4.3%的肛瘘和肛周脓肿患者为儿童,1月到3周岁内的婴儿多见,男女发病比约为5∶1。
肛周脓肿和肛瘘是一个疾病的急慢性过程,肛门旁通入肛管直肠的炎性肿块,会红肿破溃流脓。
01为什么肛瘘盯上宝宝:先天性,一种少见的肛门直肠畸形。
后天肛门隐窝感染。
生理上,由于小儿骶骨弯曲未成,直肠和肛管接近直线,肛门内括约肌紧张度弱,粪便直接压迫黏膜部,摩擦损伤致细菌侵入肛腺引起炎症形成脓肿。女婴因子宫后倾成直肠屈曲,改变粪便压迫方向,不易发生肛瘘。
婴幼儿大便稀烂次数多,肛周皮肤及直肠黏膜免疫力相对低下,皮肤黏膜屏障受损生尿布皮炎或湿疹,如大便后擦洗肛门不当用力,使肛隐窝外翻受损,易诱发隐窝炎引发肛瘘。
02婴幼儿肛瘘(肛周脓肿)有自愈的倾向:随着发育成长,骶骨的弯曲度逐渐完全并支持直肠处于正常位,直肠黏膜不易外翻受损感染。
雄性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时,分泌旺盛的肛腺亦随之萎缩、消失,故内口可自然愈合。
半岁后血中免疫球蛋白IgA的含量逐渐接近成人,肠道免疫健全,肛隐窝内的黏液防止异物侵入,并抗菌。
03婴幼儿肛瘘该如何治疗:1.非手术疗法:病变范围小于2×2cm,脓肿部位为红肿硬结,或瘘管病程短(小于6个月)。可以中药清热消肿解毒,同时药汁局部清洗,外敷金黄膏。
2.切开引流法:脓熟时,在脓肿最高处或波动明显处放射状切口排出脓液,而后放置引流条数天。
3.手术疗法:
一次性切开法:用于低位单纯肛瘘或内口明显的肛周脓肿。
切开挂线法:病程长(超过6个月),经非手术治疗感染难控制,切开引流后反复发作。
拖线法:用于复杂性肛瘘的支管道及范围较大的肛周脓肿。
04
既然知道了宝宝是什么疾病了,宝妈们该如何的去护理呢。
红肿突发时,涂抹金霉素药膏等消肿止痛。如红肿加剧,宝宝哭闹不止,医院就诊,由医生切开引流排脓。
切开引流脓液后,温水或药水清洗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放置引流条,保持引流口引流通畅。
尽量保持局部干燥,更换辅料、尿布等,不要过度清洁,清洗后用爽身粉扑洒肛周减轻分泌物对皮肤的刺激。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cs/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