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20厘米看金医肝胆乳甲外科如何为1

医院肝胆外科成功为一名19岁学生切除了直径达20厘米的巨大脾囊肿,医院肝胆外科靳斌教授前来进行指导,手术团队根据脾门血管解剖的特点,结合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切除脾上叶囊肿的同时,也保留住了剩余脾脏,通过两全其美的术式,既去除了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又保留住了脾功能,获得了患者的肯定也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

“不疼、也不恶心,就是经常会感觉到腹胀,特别是进食后腹胀感更为明显,一星期前做了彩超检查,显示腹腔内有肿块,医院想着做进一步治疗……”近日,在医院肝胆外科门诊内,19岁的小东(化名)正在家人的陪伴下向接诊医生描述着自己的病情。

入院后,通过强化CT检查发现,患者小东所说的肿块竟然是一个脾囊肿,而且囊肿直径竟达到了20厘米,属于脾巨大囊肿,如果不及时摘除,就会有很大的脾破裂出血风险。”肝胆外科主任孙长征随即召集科室医务人员,医院靳斌教授一同对小东的病情进行远程会诊。“

一般像如此大的脾囊肿基本都选择脾切除,因为脾手术缺少有效控制出血的方法,而且脾容易破碎,止血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内脏。”由于脾脏属于免疫器官,考虑患者年龄较年轻,在综合评估病情后,靳斌教授与我院肝胆外科团队为小东制定了“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并亲自来院进行手术指导,运用微创技术,小切口切除囊肿。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在靳斌教授的指导下,孙长征主任与助手李海靖医生的完美配合,用时2小时,一个20*20*15厘米的巨大脾囊肿成功切除,不但保留了剩余脾脏,更是将手术创伤降到了最低。经过术后一个星期的恢复,小东顺利出院,整个术后随访期间没有出现免疫功能改变引起的爆发性感染,血小板也没有明显升高,囊肿也没有复发。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除了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外,手术造成的创伤、疼痛、术后恢复时间都是最常关心的问题。”孙长征主任术后坦言,用最小的创伤解除患者疾患是外科医生一贯的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此次运用腹腔镜下微创切除脾肿瘤与传统治疗方法的区别?

1.能够更好地处理脾脏断面出血。

2.保留了一半脾脏,既切除病灶,又能有效保留脾脏功能,有效避免脾切除后爆发性感染,减少术后血小板升高,降低门脉系统血栓风险。

3.腹腔镜操作,微创手术。

策划:医院宣传科

供稿:李亚腾

编辑:张聪

校对:王大鹏

你最好看,鼓励一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ikp.com/wazz/133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